学院动态 | 农学院与山东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作者: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40

2025年4月10日,春潮涌动的黑土地上,bat365在线登录入口与山东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聚焦生物降解覆膜技术的研发突破与产业化落地,以“科技+产业”双轮驱动模式,共同构建寒地水稻绿色种植创新体系,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能。

签约仪式由农学院党委书记姜楠主持。睿安集团董事长安书怡女士、常务副总经理宋安先生、营销副总经理梁铿羽先生、业务总监张亦驰先生,bat365在线登录入口院长郭永霞教授、工程学院(航空学院)院长马永财教授、农学院副院长张明聪副教授、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李红宇教授、水稻覆膜项目课题主持人钱永德教授及水稻研究中心骨干教师等共同出席。

仪式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宣传片。影片生动展现了学校“扎根黑土、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从垦荒精神到智慧农业创新,彰显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追求。农学院院长郭永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学院践行‘顶天立地’科研理念的又一里程碑。依托校企协同优势,我们将整合多学科力量,破解生物降解膜与寒地水稻适配难题,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千万亩良田。”工程学院院长马永财提出,将发挥智能装备研发优势,助力覆膜直播机械优化升级,为技术推广提供硬件支撑。睿安集团董事长安书怡回顾合作历程时感慨道:“从去年四月水稻研究中心钱永德教授与睿安陈志雄先生、张亦弛总监肇源农场田埂间的技术探讨,到今日三年战略协议的签署,这段‘黑土奇缘’印证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无限潜力。”她强调,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最大粳稻生产基地,是验证技术成效的“天然实验室”,未来将携手农学院共建“研发-中试-推广”一体化平台,打造寒地农业绿色转型示范样板。指出水稻覆膜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在深度磋商环节,双方围绕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展开思维碰撞。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李红宇教授以“三个十年”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水稻研究中心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代表团队立下“三个承诺”:组建专项服务组、建立全工作日响应机制、构建全周期技术保障体系。

睿安生物营销副总经理梁铿羽以行业前瞻视角,剖析全球生物降解膜市场年均15%的增速趋势:“我们已攻克膜材料180天完全降解技术指标,下一步将聚焦寒地环境下的性能优化。”常务副总经理宋安则强调合作模式的创新价值:此次院企合作要实现“三共”——资源共享、成果共有、品牌共创,特别是在覆膜水稻品质评价体系构建上开辟新赛道。业务总监张亦驰现场勾勒“覆膜水稻”品牌蓝图:依托覆膜技术塑造产品差异度,通过绿色认证提升品牌美誉度,借力数字营销扩大市场辐射度。

在人才协同培养议题上,双方碰撞出“产学研教”融合新思路:共建农业实习实训基地,培育既精通农艺技术又懂生产实践的新农科人才。经过2小时高效磋商,最终将战略共识凝练为三大合作支柱。

1. 共建产学研用实验基地,整合企业技术设备与学院科研资源,建设生物降解膜技术示范基地;

2. 贯通人才链,开设校企联合定制班,企业导师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实现“入学即入行,毕业即领军”的育人目标;

3. 攻关关键技术,联合开展水稻、玉米覆膜技术研究,推动实验室成果向大田生产力高效转化,助力农民增收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姜楠书记在签约序言中展望:“今日之约是信任的升华,更是使命的启航。期待双方以生物降解膜技术为犁,深耕黑土、共育丰年,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科技力量!”

仪式最后,郭永霞院长与安书怡董事长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并参观校园及校史馆。此次签约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携手书写“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的寒地稻作新篇章,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提供创新范本。

郭晓红  供稿

汪秀志  供图